“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123)丨法国印度学研究专家Pierre-Sylvain Filliozat教授讲授印度古代诗学与梵文诗
发布时间: 2019-05-07
听课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跨文化学课程班继续介绍法国学术界对印欧文化圈中的印度诗学研究成果。本讲由法国著名印度学研究专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Pierre-Sylvain Filliozat教授担任主讲,题目是《印度古代诗学的概念:梵文诗》,从法国诗学和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将概念、阐释与文本诵读结合,揭示印度古老诗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与西方诗学的差异。 Pierre-Sylvain Filliozat教授自青年时代起继承家学渊源,精通英文、梵文、巴利文等多种语言,投身印度学研究六十余载,沉潜古籍、持之以恒,研究著述丰厚。父子齐名,两代人都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在欧洲影响很大,许多欧洲高校图书馆都收藏了他们父子的著作。本次是他首次应邀到中国北京讲学。 Filliozat教授主讲印度梵文诗 2019年4月25日晚18:00至20:00,本次课程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四楼114教室进行。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等到场听讲。李正荣教授主持讲座。北京大学赵悠老师担任现场翻译工作。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方向的师生、北师大外8366cc银河娱乐、历史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师生、地方院校进修生和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的师生和科研骨干参加了听讲。今天的课堂比平时增加了成倍的听众,教室内所有座位、过道和门口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研究生和教师。 李正荣教授主持讲座 Pierre-Sylvain Filliozat教授首先在背投屏幕上打出一张梵语文学代表作象头神(Gaṇeśa)端坐莲花的图片,莲花绽放,大朵白色花瓣层层叠叠,自下而上渐渐泛红,顶层摇曳着橙红色的果荚。他以纯净的男中音吟唱印度古代科学家创作的梵文偈颂,这位科学家是数学家,也是天文学家。梵音飘过遥远的印度历史文明,沉浸入现代人的思绪之中,让听众与教授的思辨融汇,在跨文化的诗乐中,任思绪安静而火热地流动,仿佛看古代印度作者在梵文篇首致敬象头神的风俗文化。现场没有几人接受过印度梵语诗歌的训练,但就在眼前的语境中,却超越了语言的差异,走向这首《婆什迦罗》。 象头神与莲花 Filliozat教授的授课就这样开始了,直至结束,他都是这样,以具体的梵文诗为文本,以诗的象征性与社会、历史、宗教的多面关系与变迁所生产喻意的变化为层面,以学者解释为概念史的研究对象,简单明了地分析,层层密密地打开与合上,将平静、冷隽而深厚的印度古代诗学研究心得,变成扎实基于原地文本而国际化的智性文本,传递给学生。 Filliozat教授本课的要点如下: 1)在文化传统上,古印度人有重视梵文诗的倾向,这种诗学是一种统领式思维方式,有覆盖精神世界的强大功能; 2)在功能上,印度历史、社会、数学、天文、宇宙地理学都有梵文诗,应用十分广泛; 3)在诗学上,研究梵文诗的诗行、音序、韵律、品质形成理论体系,达到很高的境界; 4)在修辞学上,掌握双关、本体、喻体、明喻、暗喻与崇拜神灵的关系,区分文本的诉求与学者的追求; 5)在梵文学者方面,阐释梵文诗需要很高的智性,他们叫班智达,必须受过严格的梵语语言训练,最重要的三门训练叫做三明,是拥有各自权威理论著作的三种学科,包括语法学、阐释学和逻辑学,梵文诗学者能解释纯精神性的宗教表达,也能观察和谐的、责任的与和平的叙事; 6)在当代研究目标上,首先要对传统文本抱有敬畏的态度,要回归梵文诗的传统,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然,也要做变迁研究。说到此,Filliozat教授提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古典戏曲《沙恭达罗》等数部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都已成为许多国家民族共享的人类文化遗产,但梵文诗学始终是最坚实的研究基石。 北京大学赵悠老师担任现场翻译 在结论部分,Filliozat教授说,传统梵文诗分三种:第一种是葡萄类,初尝便知酸甜滋味;第二种是椰子类,慢嚼细咽方知韵味;第三种叫甘蔗类,需要有足够坚硬的牙齿,不断地咬下去,不断地咀嚼,就能不断地尝到新的甘甜,这第三种才是最高级的类别。他告诫青年学者,轻而易举地读几首梵文诗不是难事,但要了解传统梵文诗学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它更是旷日持久,工作无边无际,不知终点。他最后说,限于时间,今天他就用甘蔗似的态度,去阅读梵文诗,结束今天的演讲。台下掌声不断,热烈而叹服。 听课师生合影 中国与印度一山之隔,法国与印度相隔万里。法国印度学的研究十分发达,其繁荣程度与法国汉学相埒。中国也有高水平的印度学研究,如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开创的学科。这次在北师大引进的法国印度学教学,展现了跨文化交流氛围下的拓展新知的新努力。 (本期摄影:罗珊/图文编辑:王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