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省COE社会学重点研究中心与我院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合作讲学
发布时间: 2007-08-10
2007年7月12日至8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与日本文部省COE社会学重点研究中心、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共同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聘请短期外国专家讲学项目”《全球化中的地方知识》,为研究生课程《社会人类学与跨文化研究》做特邀讲座授课,共举办专题讲座3次,主题分别为《全球化中的地方知识》、《全球化中的文化遗产》和《民俗学视野中的资源管理与环境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8366cc银河娱乐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董晓萍教授主持此次讲学项目,色音教授担任了日文翻译工作。来自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日本国际仏教大学人文学部、日本爱媛大学法文学部、日本爱知县立大学文学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8366cc银河娱乐民俗学专业的16名中日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8366cc银河娱乐民俗学专业全体博、硕研究生,历史文化学院、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信息科学学院部分同学共计40余人,参加了听讲。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古川彰教授做了题为《向地方性知识学习的方法——生活环境主义思想》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领会——环境社会学与环境民俗学》2场专题报告,提出了“生活环境主义”的概念,站在当地居民生活系统的立场上,以“地方化的构想,地方化的行动”为主导思想,探讨向地方性知识学习的可能性;讨论了日本环境民俗学的最新动态,并将以往民俗学的研究置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传承框架中去审视和领会,开拓民俗学的研究领域。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荻野昌弘教授做了题为《中心的象征主义——文化遗产制度是如何产生的?》的专题报告,从象征性的中心、追忆的秩序、军队的统治与解体、中心的欠缺、风景的变化、文化遗产的构建等几个方面,探讨文化遗产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并介绍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文化遗产制度和博物馆建设事业的最新进展。
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松田素二教授做了题为《全球化时代日常生活文化研究的意义——地方性生活现场之人文学的可能性》的专题报告,从被全球化和近代人文学所边缘化的地方性角度,重新审视全球化时代的“何谓人?”这一问题,并具体以非洲社会为例,探讨21世纪人文学的新展望。
日本爱知县立大学文学部逵志保博士做了题为《全球化与无形文化遗产——徐福传说的东亚网络》的专题报告,主要探讨了中、日、韩三国的有关地区围绕徐福传说而展开的最新社会动态,以及作为地方性“历史”而存在的传说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多样性变化。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山本早苗博士做了题为《水资源管理与地方性知识——琵琶湖周边村落梯田的利用与保护》的专题报告,以灾害多发地带的梯田为例,探讨资源利用的地方性规矩,通过考察山地农村在近代工业化、城市化和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全球化潮流中的变化,展示从事梯田劳作的人们的地方性知识的相关状态,并以具有1200年历史的琵琶湖周边村落的水利习俗和利用地下水的方法为例,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近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如何被重新建构的问题。
日本专家学者的此次讲学,带来了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和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成果,为我院的民俗学研究和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