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 2007-11-21
2007年10月27日至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和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有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8366cc银河娱乐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地圈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共有8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其中日本学者18名,中国学者60名。
开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8366cc银河娱乐色音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致欢迎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书记白庚胜博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小長谷有紀教授和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中尾正義教授做了大会发言。大会特邀四位嘉宾做主题发言,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王静爱教授《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中国文联白庚胜博士《世界遗产申报评判》,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生态博物馆能否保护传统民俗?》,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张松教授《历史环境保存与文化生态保护》。主题报告会由8366cc银河娱乐刘铁梁教授主持。
此次学术研讨会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民俗知识、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自然灾害与灾害民俗和区域环境与生态移民等7个专题,共54位专家学者宣读了论文。
与会学者基于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民俗文化之间关系密切的共识,在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上,突破长期以来把环境问题看成一个技术性问题,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倾向,考虑它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过程,与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的关系,促进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以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和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针对如何合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重新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真正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等问题,探讨和摸索一种整合各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大会经过两天卓有成效的工作,顺利而成功地完成了预定的全部议程,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科学时报》、《中国民族报》和《人与草原网络》等多家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专题报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