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易”:异名而同出
发布时间: 2009-11-09
2009年11月5日下午14:30,在北师大8366cc银河娱乐励耘学术报告厅,应文艺学研究中心方维规教授之邀,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成中英先生做了题为“‘道’与‘易’:异名而同出”的讲座,讲座吸引了8366cc银河娱乐内外众多师生的参与。
成先生认为,在讨论“道”与“易”这一对范畴时,一方面要区分各自的侧重点,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寻中国文化的内在合力。从人类意识的经验来看,首先观察到的是变化,“易”就是人对宇宙天地变化的描述。同时,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只有与外在事物建立起关系,才能实现作为“人”的存在,而“意义”来自于对纷纭变化的现象之总结。因此,“变”与“不变”是相对的,二者在时空中相互转化。从这一点也可见出中国哲学观与西方哲学观的不同,在后者看来,变化是难以忍受的,变的后面一定存在不变。中国哲学不是通过假设得到结构性的规律,而是重视现象和广博的经验,从中寻出脉络与整体,“易”正体现了现象性的结构和过程性的条理。观察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心智就是对外物冲击的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然潜力,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是宇宙性的存在,即“天人合一”,人正是在对外物的观察、认识之后建立起物我的关系。这里涉及到宇宙论的观点:宇宙之能量创造出万物,人作为宇宙的精华包含了复杂的因素,成为一个小宇宙,是一个自觉并且有望自由的存在,具有展现文明之美的可能;但另一方面,人又是宇宙的冒险,文明之美能否展现取决于人能否正视自己的命运,能否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人在观察宇宙的时候会产生“道”的观念,“道”即变化中的根本,“道”既是过程,又有层次。首先,有了对现象的观察才会有对更深刻的宇宙意识的本源性认识;其次,“易”的语言启发了“道”的语言,从以上两点来说,“道”晚于“易”。孔子之“道”是对“道”的再认识,关心的是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如何进一步发挥、提升宇宙之“道”为人之“道”,彰显了文化价值。儒家主张人要继承并发挥自然,提倡文明、人文、礼乐;道家则针对人文太过的情况,认为不如回归自然,其忧患之所由是人文的危机意识。两家并不存在本体论上的对立与差异,只是儒家重“人”,道家重“自然”而已。
在中国哲学中,阴阳、动静、刚柔、生死、有无都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两面,并且存在着相互转化的机制,即所谓“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即有而无、无而有的转化与生成,有无相生蕴含着创性与活力,是万物发生的机制,因此是“众妙之门”。需要注意的是,与西方或印度哲学中把“无”等同于“绝对的空”不同,中国哲学中的“无”作为一种元气、一种生命体的元质,可通万物,在这一点上,中国哲学与现代的时空论是相通的。
由此可见,道家哲学是一种正面的、创造的、生命体的哲学,是动态的、发生论的哲学,“以无为本”是要发挥“无”的创造作用,“崇有”和“尚无”并不矛盾。《道德经》的人文意识就在于,它具有安民治国之大用:“道”本身就是治理之术,它不压迫、不强制、不排斥异端,“生而不有”,故能不受滞碍,自然地发展;如果人之所为符合了自然,即“自然而为”,就能“无为而无不为”,使世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活力。
那么,道家之“道”能否成为一种宗教信仰呢?成先生认为,权威宗教是在认识基础上施加人为因素形成的,而信仰应该有经验做基础。与认识相比,信仰是一种安定因素,但不论是常识的信仰还是终极的信仰,都需要再体验,因为权威论证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正是在这一点上,道学对于宗教范式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转化为一种现代性、全球性的宗教,另一方面,它可以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供现有的宗教各取所需,实现重组。正如仁学应该成为全球伦理的基础一样,道学应该成为解决世界冲突的基础。
讲座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就中国哲学对西方的影响、信仰与体验的关系、中国易学与本体论等问题,成先生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介绍了新儒家的一些情况。讲座以点带面,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促使大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再思考。
成中英教授简介:
美籍华人学者,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会”创会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会长、“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研究领域为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治学基本思路是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的精华,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主要学术著作有《儒家哲学论》、《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易学本体论》、《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