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赫鲁大学墨普德教授在北师大民俗学专业上的第一堂“田野访谈”课
发布时间: 2010-12-23
2010年12月15日周三晚6点至9点,印度尼赫鲁大学墨普德教授在北师大民俗学专业上了第一堂“田野访谈”课。上课地点在教二楼112教室,课程名称是“民俗学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第十二讲“田野访谈法”,主讲教师董晓萍教授,与另一位印度访问学者墨普德教授(Professor Priyadarsi Mukherji),合作讲授了这堂研究生课。
墨普德教授,印度尼赫鲁大学语文文化学院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是钟敬文先生20世纪80年代的印度弟子,董晓萍教授唯一的同年师弟。在阔别22年之后,他重新回到北师大的教室,与董晓萍教授一起,来到8366cc银河娱乐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博硕研究生中间,共度3小时难忘的教学时光。
墨普德教授自诩为他“孔雀东北飞”,这次从印度新德里来到北京,他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北京师范大学,让他感到非常亲切。相比气候温暖湿润的南亚印度,十二月份的北京正值严冬,天气干燥寒冷,墨教授戴着80年代留学时买的雷锋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来到教室,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这堂“田野访谈法”教学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董晓萍教授简要介绍印度教授的学术简历和主要研究方向,然后,由墨普德教授作自我介绍,他根据同学们的提问,介绍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在尼赫鲁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同时从事民俗学研究、中印跨文化比较研究和相关汉学研究。
第二阶段,由董晓萍教授对墨普德教授进行现场访谈,主要围绕三个主题进行:一是墨普德教授长期从事汉学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学术动因,二是他对所受季羡林先生和钟敬文先生教育和学说的影响的反思与评价,以及这些学说在印度学术界的传播;三是当代印度民俗学和汉学的发展现状与主要关注问题。墨普德教授回忆了祖父和父亲对他在学术方面的影响。其中,墨教授认为,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深受祖父的影响,他的祖父年轻时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读书,后来成为研究中国历史、诗歌文学和佛学的著名汉学家,一生撰写中国研究著作逾30部。墨普德教授1979年读高中的时候,在国际大学开始学习汉语。祖父知道后,让墨普德教授阅读他的关于中国的研究著作,并要求他为祖父抄写书稿,他从祖父的书中了解了中国,并深深地热爱中国文化。墨教授认为,要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必须深入到她的故事、歌谣和谚语中去理解。接着,墨普德教授还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他在中国得到季羡林先生和钟敬文先生的指导,使他受益匪浅,对现在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他还从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列举季羡林先生撰写的《糖史》,与季羡林翻译的印度《五卷书》中的典故,比较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渊源。他还说,他在印度高校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课,一直在使用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他的讲解不仅内容扎实,而且能够使用梵文、印地语、中文、英文、德文、俄文、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同时讲授,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最后,墨普德教授介绍了当今印度高校的民俗学、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进展情况,并表示,这些工作的推广,对中国文化在印度提升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小时的访谈很快结束了,墨普德教授标准的普通话和渊博的学识让同学们觉得意犹未尽。在提问环节,墨教授也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认真回答,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最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墨普德教授还清唱了两首中国民歌:《康定情歌》和《阿里山的姑娘》,将访谈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唐超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