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俗学家马克·本德和苏独玉教授在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所举办讲座
发布时间: 2011-05-09
2011年4月30日下午,应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所邀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马克•本德(Mark Bender)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高级讲师苏独玉(Sue Tuohy)在8366cc银河娱乐做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利慧老师主持。
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首先讲的是马克•本德教授,讲座题目为“‘我变成了传说’——对印度东北和中国西南地区民间文化和种族诗歌的尝试性调查”,针对中国西南地区和印度东北地区的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的相似性展开了分析。他们的相似性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对民俗和传统民间文化的运用以及所选择的创作语言,本德教授着重探讨了两个地区的诗人如何利用传统民俗和民间文化,分析了诗人们利用的民俗传统,如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他接着具体讨论了一些民族诗人的个案:中国的有坚持使用母语创作的阿库乌雾,也有用普通话(第二语言,非母语)创作的鲁娟、吉狄马加等。马克•本德教授认为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自我感”。他的分析把这些诗歌的创作置于全球化和应对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之下,对师生都有很大的启发。
接下来是苏独玉(Sue Tuohy)老师的题为 “印刷民歌:中国口头文学编辑出版的模式、语境和重要话题”的讲座。从“印刷、出版民间文学、口头文学中的问题”开始,她阐述了各国学者都非常关注的口头文学的转录、印刷、出版和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我们至今一直对别人的转录和翻译工作所持有的质疑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同学者为了不同的学术目的,在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做的不同的转录和印刷工作,都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想解决什么问题。在讲解过程中,苏独玉老师以自己对中国西北花儿的研究为例子,绘声绘色,生动活泼,引发了10级博士生韦仁忠的花儿演唱,引起我们的兴趣与思考。
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刘铁梁、安德明、巴莫曲布嫫、尹虎彬等学者针对两位学者的发言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尤其关注马克•本德提出的民族诗人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对于“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区分的思考。而对于苏独玉的研究,大家更关注的是转录、翻译的方法和原则的问题,尹虎彬针对自己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与在座的老师们展开了讨论。最后,杨利慧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主旨为“跨越边界”的精彩点评和总结。
(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