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疆大手拉小手 熔铸中华民族情
发布时间: 2012-09-10
2012年7月18日至23日,在新源县团委挂职干部孙薇薇的统筹协调下,北京师范大学与别斯托别中学联合举办了为期五天的传统文化融情夏令营,让各族少年儿童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体悟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夏令营共招募了来自汉、回、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五个民族的40名小营员,其中最小的7岁,最大的15岁;来自8366cc银河娱乐的8名研究生担任夏令营带队老师,他们来自古代文学、儿童文学、现代汉语、语文教育、文字学、传播学等不同专业,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传统文化储备,并在诗词吟唱、书法国画、话剧表演等领域学有所长。
7月18日,新源县传统文化融情夏令营在别斯托别中学隆重开营。新源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工会主席米娜,县团委副书记王建峰、书记助理孙薇薇,8366cc银河娱乐团委书记胡志峰,别斯托别中学副校长张良等领导出席了开营仪式。米娜主席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共同熔铸而成的,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培养品行、积累知识、开发才艺、尊重差异;张良校长鼓励同学们以感恩自信、积极投入的状态参与夏令营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同伴互助与团队合作;胡志峰老师向小营员们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与现况、本次赴新疆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夏令营的整体安排和注意事项,并向当地教育局、团委和学校赠送了北师大纪念品。
开营仪式结束后,胡志峰老师围绕“旅行与人生”的话题作了夏令营第一讲。胡老师与营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悟,旅行不仅是看美景、吃美食,更是在行走中发现自我、服务他人,通过体验异质文化学会理解、包容和感恩,她鼓励同学们用知识改变命运,以旅行丰富人生,大家一起梦想看世界。随后,新源县团委副书记王建锋作了“走进青年”宣讲,为营员们普及了新疆“三史”,即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解读了新疆精神和新疆青年的时代精神,并就“未成年人为什么不能信教”等问题作了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的宣传教育。
夏令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常规版块包括:晨练太极拳,强身健体,唤醒精神;晨诵《弟子规》,精读精解,学以致用;午读《道德经》,玄妙哲理,提高悟性;良善早播报,用心观察生活,鼓励善小而为,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美德;哈语加油站,理解一种语言,就是理解一种生活方式,融情教育始于学习民族语言;晚间分享会,回顾一天所学所感所悟,引导营员自觉自我省思,在同伴分享中获得提升。除此之外,每天的专题活动同样丰富多彩。
7月18日下午,夏令营营员分成三个小队进行破冰活动,确定本队的队长、队名、队徽、队歌、队训。营员们在团队建设中自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其中一个小队以“出悌”为队名,取自《弟子规》中“入则孝,出则悌”一句,寓意全队同学离家在外会如兄弟姐妹一般相亲相爱。带队老师通过同心圆、解手结、盲人方阵、穿越雷区等拓展训练项目,与营员一起打造沟通信任、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晚上,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包饺子和做拌面的原料,营员们亲自动手制作晚餐。尽管饺子包得形状各异、面条拉得粗细不均,但同学们在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晚饭也比平时多吃了许多。
7月19日上午,来自汉字学专业的刘蒙蒙老师以“汉字的魅力”为题作了专题讲座,从汉字的演变到六书的故事,刘老师以小营员的名字为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汉字知识。随后,自幼学习书法的赵明丽老师带领营员们体验软笔书法,从最基础的横平竖直,到写简单的人字和大字,再到写四字祝福语,营员们认真地体会着用毛笔写字的感觉。下午,营员们走出校门,参观了民族手工刺绣合作社和塔尔米加工厂,别斯托别乡团委书记阿米娜一路上为同学们介绍了哈萨克族的传统风俗。
7月20日上午,“孔夫子的话”展演环节,营员们加入时尚、现代元素,把《论语》中的六则经典语句改编成话剧小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对原著进行阐发,现场创意无限、笑声不断。下午,营员们自编自导了一场“亚欧博览会”模拟新闻发布会,有的扮演媒体记者、有的扮演参展人员、有的扮演政府官员,分组展示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回族的饮食、服饰、歌舞等特色民俗,尽显新源少年的青春活力。
7月2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南山诗社社长、刘晓夏老师为营员们示范了古诗词吟唱,美妙的歌声令孩子们如痴如醉。刘老师选取了《渔歌子》、《定风波》、《客至》三首古诗词,教学生们吟唱,颠覆了以往语文课上的诵读方式。下午,全体营员走上街头,为6.30地震灾区的儿童举办了一场爱心义卖。电影院门口、新华书店前、商贸城里、美食街上……营员们分散到新源县的繁华地段,义卖自己亲手制作的手链、书写的福字以及爱心超市送来的矿泉水和饮料。营员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营销方式吸引路人的注意,有的用大幅宣传海报,有的用冬不拉弹唱,有的高声摇旗呐喊,尽己所能号召大家奉献爱心。傍晚,营员们来到广场上,继续开展了一场爱心义演,通过义卖和义演共募集捐款两千余元。
7月22日,“大手拉小手,地震我不怕”——北京师范大学、别斯托别中学、那拉提镇农场小学融情教育活动在那拉提农场小学茵塔勒教学点举行。夏令营的全体带队老师和营员来到受灾严重的茵塔勒村,为当地小学生带去了精心设计的防震减灾知识情景剧和精彩的文艺节目。在营员们的邀请下,灾区小朋友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表演队伍中来,共唱了《最炫民族风》等歌曲,还一起跳起了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演出结束后,营员们为灾区小朋友送上了用自己募捐来的爱心善款购买的学习、生活用品等小礼物,并互留了联系方式,结成了互助对子。在最后的夏令营闭营仪式上,营员们与朝夕相处了五天的带队老师依依惜别,互道临别赠语,留下了感动和不舍的热泪。
巍巍九州,泱泱大国,文化千载,长盛不衰,少年君子,温润如玉,博文约礼,知行合一。此次夏令营以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体验式培训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了“感恩、融情、塑形”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种子,在审美感受和社会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孝悌、担当、感恩、知礼、博闻等传统美德和人际沟通、创新思维、问题解决、信息处理等未来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五天的时间是快乐而短暂的,相信这次传统文化融情夏令营的经历,必将成为营员们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成长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赴伊犁州新源县挂职干部孙薇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