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2-09-17
2012年8月20日至9月2日,我校举办了2012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本期暑校由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属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8366cc银河娱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和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旨在推进民俗学究生教育工作,增强全国高校相邻学科之间的沟通,扩大与国际一流高校同行的合作,发挥民俗学在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996年,“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曾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其性质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时隔16年,2012年“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再次举办,拿出诸多有益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民俗学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强化使命,做出理论新贡献,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
8月20日,暑校开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二楼隆重举行。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项目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郭海燕副处长,本期暑校承办单位北师大8366cc银河娱乐院长过常宝教授,暑校负责人、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晓萍教授,本期暑校承办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朝戈金教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师大8366cc银河娱乐分党委副书记张燕玲副教授主持。各位领导高度赞扬钟敬文先生创建并献身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大师精神,充分肯定暑校承办各方为民俗学教育付出的辛勤努力,希望民俗学教育在促进国家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暑校北京师范大学主场的正式学员、北师大本校和在京高校、部委机关旁听人员学员等逾200人参加了开幕式。
人民网、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智讯网、网易、中国民俗学网和华夏经纬网等新闻单位到会,对本期暑校进行了全面报道,中国民俗学网开辟了暑校专栏,对暑校课程同步直播。
8月28日,以招收西部高校学员为主的新疆大学暑校分场在新疆大学揭幕。新疆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贾殿赠教授,新疆大学人8366cc银河娱乐副院长冯冠军副教授,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热依拉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参加新疆大学分场的西部高校正式学员41人,新疆大学人8366cc银河娱乐民俗学专业全体师生逾60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本次暑校为期12天,共邀请来自法国、日本、爱沙尼亚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新疆大学等中外知名教授讲座22人次,重点讲授民俗学基础理论、口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跨文化研究和民族民俗等研究领域的中外前沿信息和最新研究成果。
第一讲董晓萍《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提出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出怎样将国家文化建设纳入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文化建设的概念与民俗学研究问题的再分类、新时期“文化空间”和“遗产文化”概念的引进对民俗学理论格局的走势影响。将这些基本问题的初步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些概念,有“口头传统”、“民族民俗”和“跨文化研究”等。对它们展开讨论和进行探索性实践,有利于促进民俗学的基础研究,发展应用研究,也能推动民俗学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学以国家文化建设为对象开展研究,涉及到国家文化权利、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团结、生态环境、地方社会传统和综合防灾减灾等种种问题,这是新时期民俗学研究的大方向,也是民俗学学科建设能力的标志。董晓萍在新疆大学讲演题目是《比较民间文学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郑杭生《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一些新趋势》,提出要“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和“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大背景”的“两维视野、两侧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问题,针对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导致社会矛盾复杂;群众权利意识迅速崛起,政府公信力及权威降低;风险社会特征凸显,以及中国转型带来“个体安全”问题;信息化和网络化所导致双刃剑效应,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要实现治理体制的复合化、治理方式的多元化、治理手段的艺术化、治理机制的科学化和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的城乡一体化。
李强《社会分层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分层研究》,阐释社会分层结构理论的核心理念、内涵和研究方法。对比中国1949年后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将社会学理论阐释清楚而又贴近生活。对民俗学研究的启示是,研究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将文化分层与社会分层结合分析,从不同的地方、阶层、区域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才能更好的了解、利用、保护民俗文化。
王邦维《神话怎样与历史纠缠:三个地名引出的故事》,运用历史学、比较文学和神话学交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13世纪伊尔汗国(今伊朗境人)拉施特《史集•中国史》中的历史记载为文本,对中国云南的大理,今巴基斯坦境内的犍陀罗和今阿富汗境内的坎大哈三个地名混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社会阶段和不同语言的资料中,出现了大量类似的地名学现象,分析产生这些地名现象的历史文化线索、民俗差异、神话传承等,进行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吉尔吉斯坦、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法)金丝燕《跨文化研究新学科建设之四:近代法国对中国的期待视野》,梳理近代中西方文化相遇的模式,是从过去的冲击-反应模式到现在的接受-选择模式,认为,跨文化的研究实质是文化相遇研究和深层次对话研究,研究两种文化的相异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优劣评价。
朝戈金《口头传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15项口头传统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认为,口头传统是贯穿所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包含在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图画表达形式、礼仪与节庆活动和宗教活动等民俗活动中。他阐释了人类口头传统的Foxp2基因的遗传学机理,也剖析了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阐述了口头传统的研究现状,认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参加政府、学界和民众三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爱沙尼亚)Ulo Valk《民俗学的概念基础》,讨论了欧洲民俗学在民俗学基本概念方面的研究,包括欧洲民俗学史、民俗学定义、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文化多样性的身份认同和民俗学的文类理论等。《爱沙尼亚民俗学研究》介绍16世纪至20世纪的爱沙尼亚民俗学史。
刘铁梁《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对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民俗学者在城市田野调查中应有的专业视角,要通过分析民俗的变化提示社会生活的变化。
(日)菅丰《“古镇化”现象与民俗学研究》,使用“奇美拉(CHINERA)”(嵌合体)现象的概念,运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廿八都镇个案点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古镇”化现象进行了细致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并从学者、政府、村民、移民等多元视角对奇美拉现象的走势做了预测。
高丙中《当代社会的民俗学研究:中美两国的例子》,讨论当代社会的民俗学研究需要全面的社会意识、研究方法取向的自觉性和学科自觉性。通过对河北范庄龙牌会的个案和他在美国两次观察“生命接力”募捐的例子,进一步诠释了当代社会的民俗研究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怎样去关注。
万建中《故事学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讨论了当代故事学研究的范式、分类、成果、出路以及对国家文化建设的意义。认为,当代故事学研究应该更加强调故事讲述的表演理论研究和现实情景研究,而不仅仅是文本研究,故事往往是轻松的、娱乐的、有积极意义的,优秀民间故事的传播对国家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陈岗龙《东方民间文学——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结合他个人的学术成长经历和他所在的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历程和成果,讨论了东方民间文学与东方文学的关系、东方民间文学的范畴、“国别民间文学”与东方民间文学的关系和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世界神话学》,介绍了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中国等重要学者在神话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当代神话学研究的一些新特点,如神话传统的承载者变化和现代口承神话的传播方式变化等。
萧放《历史民俗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介绍钟敬文先生创建历史民俗学的前期工作基础,历史民俗学的概念和性质,指出它是民俗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分支,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文献民俗志、民俗史和民俗学史。
热依拉•达吾提《从民间来、返回民间: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记录与民众接触》,讨论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说唱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传承现状和新疆大学对其进行保护工作的经验。面对民间说唱艺人相继离去、对民间叙事诗作品缺乏科学的搜集、记录方法和现代科技设备等问题,热依拉认为,我们应重新回到民间,进行全面、系统搜集与整理,并从民间说唱艺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民间说唱艺术原生态拍摄记录和保存、说唱艺术的版权和翻译出版民间达斯坦作品等方面加强研究。
周亚成《民族民俗学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民俗调查为例》,介绍了新疆哈萨克族的历史、传统民俗和文化特点,探讨了近年因草原生态环境变化、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影响,新疆哈萨克族游牧民俗的转型和民间文艺变化的特点和原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客观上改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牧民对改变生产、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使得游牧民俗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
本次暑校招收正式学员176人(含西部43人),其中青年教师占21%,博、硕研究生占79%。学员分布56个院校(其中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生3人)。学科分布以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为主,另有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对外汉语教学、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共8个学科。
暑校开通全程免费网络在线视频教学,全国26个省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民俗学研究生在线注册13132人次同步收看了网络视频课程,日均在线人数1876人,扩大了优秀研究生教学资源的公益共享。此外,暑校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会1次,数字化观摩教学2次,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田野调查基地现场体验教学和田野作业2次。
学员共提交听课日志262篇,学习体会176篇和结业论文176篇;从中评选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另根据本期暑校的具体情况,增加评选了学术公益精神推进奖4名、暑校研究生教育团队组织工作奖5名。
本次暑校的前沿教学、数字化展播和田野实习获得了广泛的学术好评,产生了十分热烈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