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6cc银河娱乐成功举办苏姗·苏莱曼教授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 2012-10-22
2012年10月16日至19日,8366cc银河娱乐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邀请哈佛大学苏姗•苏莱曼教授,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别样的文学史——二战期间及战后法国犹太人的身份问题”的讲座。主讲人苏姗•鲁宾•苏莱曼博士(Susan Rubin Suleiman)是哈佛大学法国文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任哈佛大学女性研究委员会前主任,研究领域主要是法国文学、性别、文化研究等。苏莱曼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不良意图:性别、政治与前卫派》、《布达佩斯日记》,编著有《流放与创造性》、《西方文化中的女性身体》等。她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基金、洛克菲勒人文基金以及NEH基金等荣誉,之前曾担任过现代语言学会委员以及美国比较文学协会的主席。苏莱曼教授此次来华讲座包含两个专题和一次讨论,由姚建斌博士主持。
16日下午,苏莱曼教授的第一场专题演讲为“大屠杀遗留的孤儿与战后法国的犹太人身份问题”( “Orphans of the Holocaust and Problems of Jewish Identity in Postwar France”)。苏莱曼教授关注于二战中犹太人遭受的大屠杀及其精神创伤,尤其对大屠杀遗留的孤儿及战后他们的身份认同、回忆与写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苏莱曼教授创造性地将这些在二战中有着创伤经历的儿童称为“1.5代”( “1.5 Generation” ),以区别于战争中的成年人(第一代)和战后出生的、没有战争经历的第二代。而在这一代人对战争的回忆和追述中,苏莱曼教授又着重分析了他们诉诸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回忆。她以“1.5”的代表作家雷蒙•费德曼(Raymond Federman)和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等为例,考察了他们写作的相似性,他们作品中的文体实验及其中隐含的创伤意识。最后,苏莱曼教授与在座的师生就这些问题的不同意见展开了交流。
19日上午,苏莱曼教授在第一次演讲的基础上与部分师生进行讨论。她首先重新概括和阐释了之前演讲中的主要观点、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并以这些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例进行文体实验的解读。同时,她还强调了“1.5”代在创伤回忆写作中的指引性(Index)地位,而非特权性地位。讨论中,同学们就各自关注、质疑和费解之处询问了苏莱曼教授,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于之前演讲所涉及的学术问题的理解,激发了大家探究犹太人身份认同、创伤、记忆等重要问题的浓厚兴趣。
19日下午,苏莱曼教授做了第二次专题演讲——“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与战争期间法国的‘犹太问题’”( “Irene Nemirovsky and the ‘Jewish Question’ in Interwar France”)。苏莱曼教授从介绍内米洛夫斯基的“身后之声名”( “Posthumous Fame” )开始,考察了她的家庭背景、文学创作、从成名到被纳粹逮捕直至死于集中营的经历。教授进而从内米洛夫斯基作品中的“自我憎恨”( “Self Hatred” )情绪及其带来的争议入手,着重探讨了“犹太问题”( “Jewish Question” )的内涵和实质。她分析了这一“问题”在法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内米洛夫斯基的《博爱》(Fraternité)等作品为例,尝试解读内米洛夫斯基在“犹太问题”上的态度,解释她表现出“自我憎恨”的原因。在座师生也与苏莱曼教授就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同时还结合了中国的少数民族现状进行了比较和思考。最后,姚建彬老师作了总结并致谢,苏莱曼教授的主题讲座也就此圆满结束。
作为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专家,苏莱曼教授的讲座不仅促进了中外比较文学界的相互交流,其研究方式更是为国内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杰出范例,尤其对刚步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等领域的青年学子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此次系列讲座由“985”工程三期“国际交流与合作”经费资助。在两次讲座和一次讨论课的间隙,苏莱曼教授还游览或参观了颐和园、故宫、长城、琉璃厂、天安门等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迹,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和进一步了解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