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十九期敬文民俗学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3-03-19
1月10日是钟敬文教授逝世十一周年的忌日。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于1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7层701B举行了第十八期“敬文民俗学沙龙”,以示对钟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中国民俗学的恪守。
本次沙龙由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利慧教授主持,中国民俗学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以《钟敬文先生的中国史诗学建设理念》为题做主题演讲。演讲之后,参与沙龙的众多学者、学生围绕 “中国民间文学与史诗学建设”主题自由发言讨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联合大等机构的众多学者参与了此次沙龙的学术讨论,钟敬文先生的女儿钟宜老师也亲临现场。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沙龙,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在主题演讲中,朝戈金研究员主要从钟敬文先生中国史诗学学科实体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学理性思考、学科资料学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就学科实体建设方面,朝戈金研究员介绍了钟先生为成立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北京史诗小组所做的努力;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例举了钟先生对少数民族本土学生、学者培养的重视;学科学理性思考方面,朝戈金研究员从学科转型、史诗研究范式转化、立足本土文化、保持理论上的机警等方面介绍了钟先生的思想;在资料学建设方面,朝戈金研究员介绍了目前中国史诗学资料搜集整理上的成果和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尹虎彬研究员就主讲内容做了精彩评议。在随后的自由讨论时间里,与会学者们就钟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学思想、文本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相互关系、中国史诗研究现状和资料搜集、中国史诗研究的国际对话等问题纷纷发表意见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3月20日是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于3月16日上午在北师大8366cc银河娱乐励耘学术报告厅再次举办了第十九期敬文民俗学沙龙。来自北师大、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民协、温州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日本爱知大学等地的诸多学者和学生参加了这次学术纪念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讲人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高丙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万建中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中国社科院安德明、吕微研究员担任主要评议人。沙龙演讲的题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与文化革命的终结: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在经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含义、具体操作过程的介绍,以及对中国文化革命发展脉络的细致梳理之后,高丙中教授高度评价了非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非遗的实践活动引进了全新的话语模式,重新为那些长期被贬低的文化事项赋予了积极的价值;在非遗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一种文化共享的理念代替了文化领域中的思想斗争和社会排斥,有效地吸引了全民的参与,改变了现代体制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民俗文化复兴的合法化。在高丙中教授看来,非遗保护的实践工程开启了中国新的社会进程,终结了盛行近百年的“文化革命”,为近代以来在文化认同上长期自我扭曲的文化古国提供了文化自觉的方式,也为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公共文化的框架。
讲演结束后,万建中教授对高丙中教授的观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也相应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随后,主要评介人吕微、安德明研究员对此报告进行了深刻分析。吕微研究员表示,现代中国民俗学界学派纷呈,高丙中教授因多年的努力实践与探索而得出的言论可谓经验之谈,当得起“实践派”的头衔。他认为,民俗学者目前能为“公民社会”所做的就是以康德的“道德准则”为基础,利用自己创造的概念产品来参与、影响社会和政府的相关行动与思想走向。安德明研究员则对高丙中教授的观点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非遗保护目前在中国已成为一场新的文化运动,造成了民族内部文化的不平等,压缩了其他文化的生存空间,并可能对那些未被“非遗名录”选中的民间文化拥有者的文化自信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与会学者纷纷针对讲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境遇以及文化革命是否已经终结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整个会场的“对话”气氛十分浓烈,甚至中场没有休息而一直讨论到十二点半才结束。很多学者都表示:今天的讨论气氛实在是太好了!而学者们的深刻见解和开阔的视野也使参加沙龙的学生们深受启发。(程德兴、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