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同美青年作家桑顿共话文学
发布时间: 2013-07-02
6月30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和光明日报共同主办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文学对谈”系列活动第一场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举行。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与美国青年作家约翰•兰多夫•桑顿围绕“世界如何想象与书写中国——跨越大洋的文学对话”的主题进行对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主席约翰•桑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宣传部部长方增泉、社会科学处处长范立双、国内合作处办公室主任屈浩、8366cc银河娱乐院长过常宝、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副主任梁振华等出席活动。活动由中央电视《读书》栏目著名主持人李潘主持,来自鲁迅8366cc银河娱乐的青年作家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的上百名学生代表一起聆听了这场文学交流。
董奇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莫言和约翰•兰多夫•桑顿先生的对话,对于加强文学创作的交流有重要帮助,随着中国的发展,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作者,也会有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作家,用他们的笔描绘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描绘中国的梦、世界的梦以及和平的梦,描绘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共同远景。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在致辞中说:“中国是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几代作家的努力下,莫言脱颖而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值得我们骄傲。小桑顿能够和我们的文学大师对话,作为一个文学青年,是非常幸运的。我们的文学大师有一种胸怀,而且北京师范大学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也体现了北师大传统的人文特色,特别是包容的、宽阔的胸怀。”
约翰•兰多夫•桑顿1991年生于英国伦敦,12岁移居美国,现就读哈佛大学历史系。14岁赴北京生活一年,学习汉语,并与北京网球少年队共同训练。7年后,他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这段中国经历写成了《美丽的国家》一书。莫言评价此书为“他用少年的眼睛看到中国的现象,拥挤的交通、遍地的尘土、空中的雾霾等等令他感到不舒服的地方,让他感受最深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周围的人,包括热爱网球的少年和专制的教练。”
此次对谈主要围绕“如何通过文学想象与理解中国”、“美国青年一代对中国文学的看法与认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文学认知的异同”等议题展开。
对于东西方文学的区别,莫言在对谈中表示:这种区别体现在语言上,体现在风格上,也体现在小说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上。但好的文学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就像作家桑顿所说,创伤无处不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伤。无论是桑顿笔下受过创伤的网球教练,还是中国作家的“伤痕文学”,都有打动人心的地方。
莫言还认为,文学的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想象,都来自生活,温柔的、荒诞的、美好的、现代的,但作家不可能是简单照搬生活,而要加以加工。好的作家还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深处写作,如果个人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又满足了世界的需要,那是一种幸运。写作是孤独的,而且是内心深处的孤独,一个深山老林的小木屋写作和咖啡馆里写作没有区别,写作过程中也会出现狂欢状态。狂欢的、孤独的状态都是写作必须的状态。
桑顿的书中“老桑顿教育儿子要具备的勇气、责任感、同理心”,莫言认为这种教育东西方皆同,一个人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就是同理心,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一样,怎样正确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国家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在热烈的气氛中,台下观众和莫言与桑顿进行了一系列文学交流,莫言先生睿智而幽默的谈吐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在随后的互赠礼品环节,莫言先生向桑顿赠送了《蛙》的线装本,而桑顿也将《美丽的国家》的签名版以及插图的系列版画赠送给了莫言老师,最后,梁振华副主任代表国际写作中心赠送给桑顿先生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象征着北京与哈佛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