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青春,创伤与成长
发布时间: 2013-10-29
10月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8366cc银河娱乐主办,图书馆协办的“金秋2013•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之首场讲座在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著名作家、我校校友苏童以“文学与青春、创伤与成长”为主题与师生开展了精彩对谈。苏童研究专家、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张学昕教授,8366cc银河娱乐院长过常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8366cc银河娱乐副院长张清华教授,8366cc银河娱乐张柠教授出席了对谈。苏童在对谈中表示,师大的四年对他而言,除了完成学业外,更为他打开了不仅是文学、也是人生的窗口。
在青春中书写文学,在文学中吟咏青春
苏童称,他的青春期记忆与文学紧密相连,在自己进入大学的时候所谓的生理上的青春期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神上执着非常的时期,那就是对文学的痴迷。“处在一个处处充满了文学气息的社会氛围之中,我完全是被熏陶被引导,将自己变成一个写作机器,”文学的青春期由此开始。在师大的四年学习期间,他先后懵懂地探索了诗歌和小说写作。苏童自述一开始自己的诗歌创作不受人关注,在“虚荣心”驱使下转向小说创作之后依旧屡屡碰壁。在经历过疯狂产出而又屡遭拒绝的两年后,直到1983年他终于迎来了“文学暴发户”的春天,完成了由“投稿机器”向“大学生作家”的蜕变。而之后《桑园留念》的发表则宣告了他青春的旅途中文学脚印的日愈坚实,成为了他独有的文学形式的青春纪念。
谈及创伤与成长,苏童又提到了自己更早期的童年经验,他认为南方市井气味浓重,弱肉强食的街头记忆带给他的某种阴影跟他后来创作中出现的暴力和恐惧意象密切相关,“个人的童年成长、青春期的记忆,它势必进入我们所从事的的文学中。因为虚构这个东西说起来,有时候可以扭曲一切,可以使一切得到变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虚构的每一个文字背后,其实都藏着真实的你。”苏童表示,这使他在创作道路上将人与世界透视得更为清晰,“很多年以后,这样的童年时期的创伤必然会被带入到你的文学作品,每一个虚构的文字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真实的你。”
作品呈现的,是一个时代的全部青春
“美、死亡和暴力看似对立但是否可以相互融合?”回应现场学生就其新作《黄雀记》的提问时,苏童说,“在我们经历过的时代,暴力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并不觉得暴力是美的,但是我们必须面对它,和它一起生存。”“一个作家,不可以轻率地告诉大家生活是善的,也不可以残忍的告诉大家生活是残酷的,作品呈现的,是一个时代的全部青春”。至于死亡,苏童认为,这是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他理解的死亡是人一生当中的高潮,是最值得书写的部分。
“魂与信仰本身不能拯救还是我们仍未找到救赎的道路?” 关于《黄雀记》中的宗教和救赎问题,苏童认为,他写《黄雀记》里的一些人和宗教的关系,拿着圣经也好,反复进出香火庙也好,都是闹剧式的,他不是想要暗示什么,也没有在表达一个人的救赎方式,他更多的是在探讨宗教对人的意义,宗教如何与香椿树街的芸芸众生发生联系。
苏童还谈及创作时如何吸收文学大师的营养,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作家年轻时期的模仿几乎是一种本能,然而他创作的一大功课就是如何洗清他所谓的文学资产中他人的痕迹和影响。就像一片云会在池塘里投下影子,云不动的话水一定要动。作家与自己心目中的大师相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渐渐的远离他,绕过他。”苏童以亲身的写作经历鼓励师大学子进行文学创作。谈及故乡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他说,对一个地方过度的爱亦或是过度的恨,都可以让你和这个地方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让你轻松、自如、有效的进行人生对话。
活动现场,张清华教授、张学昕教授和张柠教授也就苏童的创作进行讨论。张清华教授认为苏童在童年记忆、历史叙事、女性和人性恶的书写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张学昕教授指出,虽然苏童的中长篇小说也写得很棒,但是他的两百多个短篇小说,从整体上看在中国当代是一流的,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级的水平。张柠教授认为像苏童这样的作家对文学有着敏锐的判断力,能够迅速抵达文学作品的内核,这对于启发同学们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应对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巨大。同时张柠教授也就青春和文学的关系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如果没有青春,没有非世俗功利的想象,就没有文学作品。因此文学就是青春,就是成长与反成长。
以苏童与师大学子的对谈为先声,此次“金秋2013•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学周”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李洱、贾平凹等知名作家,也将来北师大开展多场讲座活动,为师大学子奉上文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