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想的旅行:从文本到图像,从图像到文本”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3-11-01
2013年10月19日—10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思想的旅行:从文本到图像,从图像到文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内的京师大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此次思想的盛会。会议正式开始前,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春青教授、山东文艺美学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Richard Rand教授分别致辞,拉开了本次大会的序幕。
本次大会共计4场主题发言,主要围绕着“文本”、“图像”、“媒介”、“对话”等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的交流。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Peter Fenves教授聚焦于康德晚年尝试突破自身批判哲学的“理论的过渡(Transition in Theory)”,清晰地呈现了康德晚年试图从自然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物理学”乃至有机自然的思索,在阐释康德与探索康德的未尽之途上,展示了当今国际理论界的最高水平。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Richard Rand教授的演讲通过对照《抒情歌谣集》1800年、1798年二个版本,努力挖掘文本内部的“对话”意识,试图展示他在“文本”中图绘、追寻文本意义和作者内在思想“图像”之可能性的感性过程。诗意而深刻,使在场观众浸润在文学与哲学的交融中,与之曼妙飞翔。
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指出当前一些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着遮蔽研究对象多样性、复杂性的弊端,问题的解决之道有三:以“感悟”的方式、进入历史语境的方式和跨学科的方法综合性研究文本。可以说,综合性研究为本次大会的主旨“思想的旅行”中暗含的开放性、多元性、流变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获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响应。
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图与文、思想与历史流变并行不悖的研究范本。基于对诸多敦煌石窟壁画的审美体验和认知,曾先生回到佛教东传的动态历史语境中指出敦煌石窟画像形象的历史嬗变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之关联,与童先生所提倡的综合性研究不谋而合。
接下来的分会发言中,李春青教授游走于中国文化内部肌理中,清晰地向我们呈现出传统内部的“对话”精神,提出“对话”精神如何成为我们当下文化建构的理论资源之可能这一论题,尝试以不同层面的“对话”来呈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毫无疑问,本次大会正是沿着自觉追求不同国别、领域间的“对话”这一路向前行。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张正平(Briankle G. Chang)教授以精炼而深刻的语言铸就成一把利剑,刺穿“媒介”之表层外壳,带领我们步入一个玄妙而隐蔽的“媒介”王国。洞悉流动不居的“传播(communication)”背后之结构,照亮幽暗之地,鞭辟入里;趣味与哲思并存,触类而旁通。
此外,参会的Dariush Moaven Doust、Alberto Toscano、Sophie Wahnich、夏中义、赵宪章、简瑛瑛、Anne Balsamo、程正民、王柯平、卜松山、杨祖珺、党圣元、周启超、李建中、周小仪、杨乃乔、李庆本、程相占、杨建刚、张晶、包兆会、屠友祥、李飞、曹成竹、唐卫萍、周志强、肖伟胜、尹德辉、冯学勤、谭好哲、胡继华、杨拓、孟登迎、吴子林、丁国旗、刘旭光、于忠民、窦可阳等学者,他们的演讲精湛而扎实,均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
本次大会最重要的立足点莫过于开放的“对话”精神,其突出的意义既在于为多元化的文学理论界、为老一辈学者与新一代学人、为海内外各领域学者提供了一个饱含着“对话”精神的自由言说空间,又在于增进了学者对具体图像艺术(如电影、绘画、纪律片)的关注、对“文本”、“图像”理论及其关系的探讨、对文学理论自身构建的“图像”之研究,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