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期敬文民俗学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4-04-16
2014年3月29日下午,第二十一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在8366cc银河娱乐励耘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四十多位师生参加了这场学术盛会。
沙龙上半场由杨利慧教授主持,董晓萍教授就《民俗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建设模式和方向》进行主题演讲。
董晓萍教授演讲
第二,民俗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钟老留给广大后学的财富,能帮我们思考中国民俗学发展历程中的几种人文建设模式:第一个是五四文化模式。董老师从明清文艺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钟敬文先生的“三层文化观”之间的关系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指出,钟老将五四文化思想转为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的理据是他的“文化三层观”;钟老将五四文化模式引入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贡献,是在高校中文系的格局中,创建了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也在高校社会学的格局中,创建了民俗学,并从这里发展、成型和辐射,使之成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第二个模式是经济文化模式。90年代中期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调整后,社会学的介入,为民俗学研究带来两个变化:一个是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研究民俗文化的承担者,另一个是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研究职业和各个收入阶层。城乡主体在异地活动,每年很少聚合,我们民俗文化承担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个是国家文化模式。五四文化模式不解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问题;经济文化模式不能取代精神文化建设。目前民俗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国家文化模式已经凸现。民俗学的人文科学模式的建设在前两个模式基础上,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民俗民间文艺承担者的主体以及从学者中产阶级的主体出发,转变研究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保护优秀民间文化成为保护民俗特色主体文化的要素。
董老师还介绍了民俗学研究中的三种浪漫主义,分别是文学浪漫主义、经济浪漫主义和非遗浪漫主义。这三种浪漫主义实际上都对民俗学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董晓萍教授演讲完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朝戈金研究员进行评议。他首先肯定了董老师关于北师大对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的说法。然后根据国际学界潮流和个人的研究就民俗学的人文学科建设模式的话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董老师的报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从中国文化传统,从明清以来的民间文艺传统出发对特定的文类和体裁进行梳理,另一个是广泛结合国际上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进行探讨。许多问题要在国际的平台上看待,别人的研究可能对我们很有启发,打开视野关注国际变化。
沙龙后半场的讨论由康丽老师主持,与会者就董老师演讲提出问题,然后董老师再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参与讨论者有北京大学的高丙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的尹虎彬研究员、文学所的户晓辉研究员、北师大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萧放教授、史玲玲老师、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康丽老师、万建中教授等,大家都针对民俗学的人文学科建设模式的话题畅所欲言。
董老师针对这些问题,统一进行了答复。她强调,我们在研究中要特别注意资料,不仅要注意中文的资料,更要注意外文的资料。进行社会文化建设,要注意思维方式的不同。最后,高丙中、户晓辉等老师还对统计数据的应用、团队问题和社会学方法、人文性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本次沙龙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怀着对钟敬文先生的崇高敬意,在场师生共享了一场学术盛宴。(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