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经验、历史记忆与公共空间——70后以下青年创作现状观察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发布时间: 2015-01-12
2015年1月1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的“私人经验、历史记忆与公共空间——70后以下青年创作现状观察研讨会”在京师大厦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著名作家李洱先生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共同主持,出席嘉宾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文艺报》主编梁鸿鹰、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梁鸿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杨庆祥、陈思、王敏等。与会人员围绕70后以下青年创作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清华教授在介绍此次会议召开缘由时提出:“阅读长者,或同代人的作品是相对容易的,而阅读比自己年轻一代作家的文字则相对困难。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经验,最好的诠释者应该是同代的批评家。你们的谈论可能是最接近经验的真实。”
李敬泽在饶有兴趣的开场发言中向年青一代学者提出一点要求,即如何立足于年轻人丰富创作经验基础之上,跳出被文学史命名的框架而提出新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青年客座研究员结合70后及以下具体创作实践与自身阅读经验、有理论有深度地分享了观点。
丛治辰首先辨析了以代际命名“80后”的学理问题,并着重讨论“80后”写作所呈现出个人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匮乏、写作模仿以及作为“文化产业从业者”而非真正意义“写作者”的抄袭问题。
饶翔从一篇小说进入,探讨了在缺乏重大历史遭遇、组成个体的经验只有小历史的年代,如何面对这一文化生存境遇重新召唤一种广场式集体情怀,或革命情结。
李振从文珍的小说谈起,探讨70后作家如何以私人经验完成对公共空间的进入和书写,如何以个人经验衔接公共历史。
王敏讨论了私人经验的归属、历史记忆的他者视角、行为主体的家园表达以及差异化生活方式的文学呈现四个问题。
陈思从“生活经历的有限性”这一前理解出发,讨论8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面貌。他认为,这些作家作品突出体现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拒绝,表现出主题浓重的焦虑感特征以及与学院派理论话语互动的写作类型。
随后,李振、李振、杨庆祥、金赫楠、张定浩、张晓琴、夏烈、徐刚等青年批评家还做了颇有见地的讨论。
在下半场资深批评家的发言中,陆建德教授首先对研讨的议题进行反思,他质疑“私人经验”这一表述的有效性,从论题的反面阐释、生发、追问文学批评可能抵达的境界。
陈晓明教授思考了代际经验命名的焦虑及其背后“主体性”陷落的问题,强调80后的书写中主体性诞生的必要性。
孟繁华教授回顾了伟大的八十年代主流意识与知识分子第一次构成了一种命运关系,探讨当下文学实践在整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后所产生的差异性,指出一些年轻作家无法完成对个人经验的走出,而反复返回“零起点”的写作模式。
整场会议讨论热烈,资深批评家与年轻学者各抒己见,肯定了70后及以下写作群体的创作成就,也从理论层面提出具有创设性的反思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