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的角度试谈中国想象之基本问题”西川专场讲座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15-04-15
2015年4月13日晚8点,由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北师大图书馆和8366cc银河娱乐学生会共同举办的“金声玉振文化论坛”第42期西川专场讲座——“从写作的角度试谈中国想象之基本问题” 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著名诗人、北师大驻校作家欧阳江河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8366cc银河娱乐副院长张清华担任特邀主持。 张清华教授在开场白中将刚刚成为中央美院图书馆馆长的西川先生比作博尔赫斯,指出他们两人同时拥有诗人与图书馆馆长的身份,这在全世界都很少见,更将西川先生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讲座在热烈而又幽默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讲座伊始,西川指出,当下的写作问题远比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更为复杂,他演讲的主题已不仅仅是文学领域的话题,更涉及历史、社会等广阔范畴,并从五个方面阐释了对“中国想象”的思考。 第一个方面,是作品所呈现出的对当代中国的看法。西川指出,当下一大批作家倾向于书写生活中“坏”的事情,但这并非中国传统,而是20世纪以来世界写作的主流,即书写坏对象、坏社会、坏国家。当下文学作品整体呈现出了一个“坏”中国,但是,在作品中表现这种“坏”甚至“恶”也已经变得平庸。与“坏”中国相对的,则是“好”中国。当下语境,“好”中国体现为对“民国范”的推崇。西川认为,这是一种对历史简单粗暴的划分。 第二个方面,是日常生活的中国。我们国家曾长期处于威权统治下,导致作家们爱说大话、唱高调。文革结束后,作家们慢慢退出国家叙事,开始书写个人。针对这点,西川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只有日常生活,够不够想象中国?虽然他坦言自己常常站在日常生活这一边,但也明确表示,对写作者来说,只有日常生活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个方面,是如何想象中国。西川认为,想像中国需要有五个前提,即语言、地理气候、生产方式、人口数量以及历史逻辑。书写中国,除了日常生活,这五个前提也需要发挥作用。 第四个方面,是外来思想的影响。“我们讨论的中国,某种程度上不是在说中国,而是在说‘China’”指出这一现象的同时,西川将这种影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国想象中国的影响,一部分是受外国影响的中国人的影响,并认为这两种影响都须纳入我们的注意。 第五个方面,西川在文明史的视野中谈到了大传统、小传统的话题并提出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在的“中国”是在什么文化参照系之下被塑造的?我们看“当代”的角度从何而来? 主题演讲结束后,欧阳江河进行了简短点评。他认为西川的讲座体现出了西川在诗歌中惯有的一种风格,即不单纯给好句子,而是提炼前因后果,向人们展示这一切是如何历史地产生的过程。围绕“中国想象”这一主题,欧阳江河认为,人们要回到活生生、有体温的中国,回到1:1的中国,而不是China Town,不是一个被微缩的中国,不是一个被西方中心主义塑造或者一个赞美都赞美错了的中国。当人们想象中国时,要加入东方的、传统的视角。 提问环节,西川就如何在认识到自己局限的情况下追求自由以及要警惕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