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专场讲座“我在《床畔》”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15-05-26
2015年5月22日晚8点,由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和8366cc银河娱乐学生会共同举办的严歌苓专场讲座“我在《床畔》”在北师大敬文讲堂举行,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8366cc银河娱乐副院长张清华教授担任特邀主持。 张清华教授首先介绍了严歌苓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多重身份——她既是北师大校友,也是驻校作家,同时还担任研究生作家导师,严歌苓的讲座每次都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场场爆满。此次她带着新作《床畔》回到北师大,与同学们分享这部小说的创作心得。
穿越生命的理想爱情——护士万红与背后20年的创作经历 在朗读了《床畔》开篇文字片段之后,严歌苓详述了这部小说的创作经历。20世纪80年代,她曾在北京铁道兵总部创作组工作,小说的素材即来自此时见闻。从开始构思到小说最终成文,严歌苓交付了二十年心力,数易其稿。她接受了父亲和张艺谋导演的建议,终于找到了属于“护士万红”的叙事方式。小说讲述了护士万红与一位因意外成为“植物人”的铁道兵英雄张谷雨漫长的柏拉图式恋爱,表现了她在时代的沧桑变迁中对理想爱情的坚守。 严歌苓指出,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的自我、本我、超我三个组成部分来看,“英雄”是属于超我的。在过去的政治语境中,人们的本我被压制,产生否定自我的倾向,从而最终走向超我,成为非人化的“英雄”。当代政治话语逐渐失效,自我在人的观念中开始反弹,形成一种反英雄情结。而她正是要通过《床畔》,表达一种对理念和人生的坚守,塑造一个真正的“英雄”:护士万红——她护理英雄张谷雨的过程也使自己完成了一条走向英雄的路。 严歌苓还就阅读经验、写作感悟及戏剧影视改编等读者关心的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影视与文学的互补关系 针对当下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这一热点问题,严歌苓认为,“影视与文学形成一种互补关系”。文学作品中复杂细微的人物心理和精妙的叙事艺术是影视作品无法完全复制呈现的,而影视作品丰富的光影画面和视听效果也是文学作品无法直接表达的。二者各有所长,因此,每一次影视化改编都是导演和编剧的再创作,产生的作品也不同于小说原始文本。比如同样面对《金陵十三钗》这部小说,张艺谋、李安、陈冲三位导演可能就会拍摄出切入点和情节画面呈现完全不同的电影作品。当下大规模的影视作品和通俗文学极大地冲击了纯文学领域,这是危机也是挑战,关键在于作家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精神去应对挑战。 写作是对生活本真的艺术展示 针对同学们对写作理念上的好奇和对写作技巧上的困惑,严歌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于生活,例如《床畔》最初的故事就是严歌苓在部队时的见闻。这些真实的经历被融入作者的想象与虚构后,便有了不同于新闻或报告文学的小说。 在如何应对写作瓶颈期的问题上,严歌苓回忆了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写作学专业读书时,老师曾教导,当遇到写作的障碍,就在这个时候闭上眼睛,打开思路,想象小说中的画面。充分动用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去展示人物和细节,而非对情节内容进行评判、说教。此外,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对成文感觉不好,改变叙事人称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在《床畔》的写作过程中,严歌苓就通过把第一人称叙事修改为第三人称叙事,找到了小说应有的叙事节奏。 针对纯文学作品是否应该注重情节的曲折,严歌苓认为这在每个作家、每部作品那里都是不同的。优秀的作品不局限于是否情节化,而是有属于作品本身的叙述重点。纯文学作家不应该主动避开情节,而要主动利用情节主线和一些现代写作手法,更好地把握小说写作。 严歌苓认为,与其说是自己选择了写作,不如说是写作选择了自己。她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影子。作家通过小说展示的是一种朦胧多义的状态,读者通过阅读调动想象,填补作品的留白,产生各不相同的理解,这就是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严歌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文写作打开新的局面。 伴随现场如潮的掌声,严歌苓专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