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文学教授李点来我校讲学
发布时间: 2016-06-27
5月24日至6月14日,应8366cc银河娱乐刘倩博士的邀请,美国华裔学者、亚利桑那大学终身教授李点老师来我校讲学,为我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专业2015级研究生讲授了四次文学理论课程。这四次课程皆采取seminar的形式,由李点教授提供英文阅读材料,同学们在课下阅读并参与课堂讨论。李点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深受同学欢迎,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李点教授是美国华裔学者,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艺术,他的学术专长还包括文学理论和诗歌翻译研究。李点教授常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国内四川大学等学校讲授文学理论课程,在北岛诗歌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李点教授的中文论文代表作有《理论之后: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伦理批评》、《母亲“缺席”与艾青的回乡之旅》、《娜拉不走如何:<肥皂>与鲁迅的家庭性别政治观》等。 李点教授为听讲研究生精心地准备了四次课程的中心主题和相应英文阅读材料。本学期的这四次课程的主题分别为“文学与语言”、“作者死了吗”、“女性主义”和“世界文学与后殖民主义”。 在第一堂课里,李老师首先仔细询问了在座同学的研究兴趣,并以亲身经历讲授做学术的经验和方法。李老师表示,做学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有了真正的兴趣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远。其次,要学会运用学术的语言,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要练习去运用这套语言。最后,要建立个人化的经典,不要读教材,而要读经典原文,拆分理解原文然后重新整合成自己的东西,化为己用。能消化理论、为己所用是学习文学理论的最终目的所在。在这段开场白之后,李点老师带领同学们阅读了英文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运用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分析了著名文本《祝福》,在这之后,李点教授对奥斯汀“述行话语”的关键部分做以总结,并和同学们探讨了这套语言理论对德里达和女性主义话语的影响。 第二次课,李点教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份材料,分别是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Death of the Author”)、维姆萨特的《意图谬误》(“International Fallacy”)和福柯的《什么是作者》(“What is an Author”)。李老师认为前两篇文章都宣判了作者的“死亡”,而细读福柯的作品可以发现作者还有自己独特的位置,并非完全“死亡”。 第三次课程,李点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女性主义的历史和当下的学术现状。李老师认为女性主义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moment),而这三个阶段是并行的,从女性视角去解读文本依然是当下学术界正在做的工作,而且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堂课提供的三个文本分别是埃莱娜·西苏的《乌托邦》(“Utopia”)、乔纳森·卡勒的《作为女人阅读》(“Read As Woman”)和露丝·伊里加蕾的《性别不只有一个》(“the Sex Which is not one”)。 第四堂课探讨的主题是“后殖民与世界文学”。这堂课李老师提供了两个经典文本,分别是斯皮瓦克的“Can the Subaltern Speak”和达姆罗什的“World Literature,National Context”。此外,李老师还与同学们讨论了诗歌翻译的问题——“真的存在忠实的翻译吗?”、“如何翻译诗歌”等等,为此,李老师还提供了一篇非常新的文本——“Is there a good way to translate Chinese poetry?”(Xujun Eberlein,2016)供同学们参照。 这四次课程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李老师所采取的理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他所提出的“建立个人化经典”的观念也让学生们印象深刻,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