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原伦
发布时间: 2014-12-08
蒋原伦,男,生于1950年12月,上海市人,博士,8366cc银河娱乐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聘任教授。从事当代文学批评、文艺理论、媒介文化、传播学理论研究。曾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顾问,曾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媒体策划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先后撰述和主编有关文学批评、媒介文化研究、当代艺术丛书及教材40余种。《媒介批评》总策划,主编《今日先锋》和“媒介文化丛书”及教材《媒介文化十二讲》等,代表作有《文学批评学》《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九十年代批评》《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我聊故我在》《文学批评与文体》《观念的艺术与技术的艺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演变》《媒介与修辞》《后海文化》等。 [1] 蒋原伦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涉足媒介与文化传播研究领域,曾先后主编“媒介文化丛书”“新媒介丛书”“媒介与文化传播研究丛书”,并和张柠教授一同创办《媒介批评》辑刊,开媒介文化批评之先河。他关注媒介文化的政治功能、社会意义与精神内涵,在媒介文化的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他的批评追求纵横捭阖,多体混杂,既立足社会文化批评,又通过观察和反思中国媒介技术的特点、状况和趋势,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的历史处境和现实困境等问题,观点别具一格,在探索媒介批评的未来的道路上开辟出一条道路。有学者认为,“蒋原伦积十几年之功,创造或者说重新定义了中国的‘媒介批评’,创造了一种‘媒介生活批评’”。这种批评超越了对媒介、技术和观念的简单批判,立足于技术社会和媒介社会的大背景中,对媒介技术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反思。“结合中国的媒介现实,突出中国的媒介文化现象,成为蒋原伦媒介批评的亮点。” [2] 中文名:蒋原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0年12月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博士研究生 职业:教师 专业方向:文艺学、新闻传播学(媒介文化) 任职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职称:教授 简历 蒋原伦照片 1982年,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5年9月,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研究室工作; 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童庆炳教授; 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 1987年10月-1995年4月,任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编辑、记者,并从事文学评论工作; 1995年5月-1996年4月,任《中国土地报》总编助理; 1996年5月,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在文学、写作教研室和新闻传播学研究所任教,讲授过文学写作、当代文学研究、传播理论、大众文化批评、传播学史、媒介文化等多门课程;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导师童庆炳教授; 2016年—2021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3] 主要研究方向 文艺学、当代文学、传播学、文化与传播研究、媒介批评[4] 学术成果 著作: 《文学批评学》(与潘凯雄、贺绍俊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系文艺新学科建设丛书之一种,该丛书列入中国社科“七五”规划。) 《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九十年代批评——兼论当代文化走向》,天津社科出版社,2000年2月。(系九五国家教委规划项目。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学术著作奖。)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 《我聊故我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观念的艺术与技术的艺术》,新星出版社,2014年7月。[5]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媒介与修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3月。 《后海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22年8月。 主编丛书: 主编《媒体文化丛书》(6种:《欲望花窗》《文学网景》《脱口成风》《花园声音》《霓裳神话》《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辑出版社出版,2004年。 主编《新媒体丛书》(4种:《闪客江湖》《游戏东西》《我为信狂》《我聊故我在》),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 主编《媒介批评》5辑,广西师大出版社。 主编《今日先锋》17辑,分别由三联书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编《媒介与文化传播研究丛书》(3种:《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阐释·流动·想象——风险社会下的信息流动与传播管理》《媒介的暗面: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 主编参编教材: 参与童庆炳主编的《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撰写有关章节。(该书系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中国文学二等奖)。 参与童庆炳、程正民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主编《文学批评与文体》(蒋原伦、 潘凯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主编《媒介文化十二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主编《媒介文化十五讲》(蒋原伦、 王颖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7] 译著: 《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与他人合译),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 研究课题: 1996年,主持国家教委个人规划项目《当代文学批评走向》。 2001年,参与张同道教授的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电视受众收视研究》。 2011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演变和20世纪批评的转型》。[8] 发表文章: 《〈由闯关东的汉子〉谈起》,《北方文学》,1982年第8期。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巡礼》,《文艺评论报》,1983年3月1日。 《〈人约黄昏后〉得失谈》 ,《文艺评论报》,1983年9月1日。 《艰难的挖掘——读〈小巷深处〉》,《小说林》,1984年第1期。 《创作与偏激》,《黑龙江日报》,1984年2月9日。 《创作流行病琐议》,《黑龙江日报》,1984年3月4日。 《纤细 宁静 哀婉》,《北大荒文学》,1984年第4期。 《厂长的故事——简评程树榛的几篇近作》,《文艺评论》,1984年第1期。 《钱谷融教授访问记》,《文艺评论》,1985年第1期。 《失落了优美之后——谈王安忆创作中的直观把握》,《文艺评论》,1986年第1期。 《文学的情感特征与社会批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新时期的风俗小说潮流》,《求是学刊》,1986年第5期。 《粗鄙——当代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读书》,1986年第10期。 《读〈荒原的旋律〉随想》,《文艺评论》,1987年第1期。 《话说“老爷子”——谈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改造》,《读书》,1987年第3期。 《王国维的以物观物说与康德的美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北国的苍茫 北国的力》,《青年文学》1987年第8期。 《宏观批评的困境与出路》,《当代文坛》,1987年第10期。 《遥远的白房子》,《文艺报》,1987年11月14日。 《〈极地之侧〉是模仿之作》,《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1期。 《〈故人〉的叙述艺术》,《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1期。 《北大荒精神与肖复兴的报告文学》,《文艺评论》,1988年第4期。 《批评的自省与创造——批评心理研究札记》,《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批评意识论》,《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期。 《批评——杀死作品》,《文学角》,1989年第1期 《文坛新潮与个人主义》,《百花洲》,1989年第1期 《批评家与攻击性》,《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 《一个书香门第的衰落》,《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2期。 《名流的咏叹》,《读书》,1989年第3期。 《知识分子的心态与生态》,《东方纪事》,1989年第3期。 《男女各占其半——话说岗上的世纪》,《文艺学习》,1989年第4期。 《一个新主题的出现——评刘震云的〈单位〉》,《文艺报》,1989年4月22日。 《先锋:形式乎,情感乎?》,《人民日报》,1989年5月16日。 《谈一个流行的句式》,《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6期。 《诗学与神话》,《北京文学》,1989年第5期。 《论近期中短篇小说的表现技法》,《文艺理论家》,1989年第5期。 《论批评家的心理素质》,《中州文坛》,1989年第5—6期。 《林纾·茶花女及其它》,《文学自由谈》,1990年第3期。 《漫画释经 金针度人》,《读书》,1990年第3期。 《老派小说读意义 新派小说读句式》,《钟山》,1990年第3期。 《华丽忧伤又一曲》,《文学自由谈》,1990年第4期。 《论批评的几种心理效应》,《上海文论》,1990年第4期。 《小镇 女人 聊天》,《作家》,1990年第6期。 《由刘毅然小说谈起》,《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1期。 《文学与生态——读书杂感之一》,《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3期。 《评中篇小说擂台赛》,《小说家》 ,1991年第2期。 《史铁生小说的几种简单的读法》,《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3期。 《小说·历史·意识形态——周梅森、格非小说中的历史》,《上海文学》,1991年第4期。 《新时期文学主流》,《上海文学》,1991年第10期。 《符号体验与生活体验》,《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 《沈乔生小说中的叙事和语言》,《上海文论》,1992年第4期。 《在同一地平线上》,《当代文坛》,1992年第3期。 《批评与对话》,《文学评论家》,1992年第3期。 《一种新的批评话语——读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文艺评论》,1992年第5期。 《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上海文论》,1992年第6期。 《梨园剪影》,《文艺学习》,1993年复刊号。 《后现代笔谈》,《钟山》,1993年第1期。 《广告的魅力》,《文艺世界》,1993年第4期。 《六朝如梦鸟空啼》,《文汇读书周报》,1993年5月。 《快乐的文本》,《读书》,1993年第6期。 《保守的文学》,《武汉晚报》,1993年7月13日。 《巫术与艺术》,《文学自由谈》,1994年第1期。 《漫说白云观》,《作家》,1994年第3期。 《诗化理论——对“新状态”的一种质询》,《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 《符号的民族性与话语的个人性》,《文学世界》,1994年第5期。 《关于〈家道〉》,《北京文学》,1994年第11期。 《暗示·体验·创作》,《作家》,1994年第12期。 《幸运时代的镜子》,《中华读书报》,1994年12月14日。 《心灵的松弛》,《光明日报》,1994年8月31日。 《符号泛滥:当代审美文化剖析》,《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好作品永远畅销》,《出版广角》,1995年第6期。 《美与腐败》,《信息经济与技术》,1995年第11期。 《经典·谎言·裂缝》,《人民文学》,1995年第12期。 《莫把小说当历史》,《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3期。 《世事人情》,《北京文学》,1996年第9期。 《过都历块好手笔》,《博览群书》,1996年第11期。 《遭遇摇滚》,《为您服务报》,1996年4月18日。 《论吴亮话语》,《为您服务报》,1997年1月10日。 《今日写作》,《莽原》,1997年第3期。 《论长恨歌》,《今天》,1997年第3期。 《悬念的拖累》,《当代电影》,1997年第2期。 《伤痛感与病孩形象》,《南方文坛》,1997年第3期。 《文化理想》,《今日先锋》(总第五期),1997年。 《短篇小说的寓言化倾向》,《北京文学》,1997年第10期。 《今日先锋之命运》,《世纪评论》,1998年第2期。 《先锋的意义》,《中华读书报》,1998年2月11日。 《独到的题材意义》,《中国青年报》,1998年1月25日。 《在宏伟叙事的背后》,《当代电影》,1998年第3期。 《关于批评的有话直说》,《北方文学》,1998年3期。 《批评出了问题》,《文艺报》,1998年6月23日。 《坚硬而清晰》,《读书》,1999年第1期。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写作》,《东海》,1999年第7期。 《主义批评的式微——关于90年代批评的一种描述》,《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书评——当代人的一种文化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短暂的狂欢与对话文体》,《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断裂”喧响中的先锋与传统》,《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观念有多自由 艺术的空间就有多大》,《文艺报》,2000年1月7日。 《拒绝的姿态》,《山花》,2001年第2期。 《中国:神话叙事进入历史》,《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3期。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纯文学神话的破灭》,《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中国风格——关于〈檀香刑〉》,《南方文坛》,2001年第6期。 《“期刊热”,“网络”之后的又一个神话》,《文汇报》,2001年11月10日。 《媒体文化刍议》,《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当代艺术中的中国经验》,《艺术当代》,2002年第5期。 《媒体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媒体价值观》,《花城》,2002年第6期。 《媒体文化的同质化》,《文汇报》,2002年06月22日。 《知青生活的快乐文本》,《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11月08日。 《现代神话》,《新亚论丛》,2003年第1期。 《媒体文化引导消费》,《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亲情的困境》,《中华读书报》,2004年02月11日。 《“国粹油画”与当代艺术评价体系》,《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 《西方神话与叙事艺术》,《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梳理”媒体文化》,《人民政协报》,2004年3月22日。 《建筑与公共艺术》,《艺术当代》,2004年第4期。 《好歹编圆了故事》,《读书》,2005年第3期。 《拒绝时间》,《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上海文化》,2005年第3期。 《聊天的媒介学分析》,《媒介批评》(辑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文学的激情与理想》,《上海文学》,2005年第12期。 《潜入乡村的“陌生人”》,《江淮时报》,2006年01月06日。 《网络聊天的语用和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认识传媒政治——评孟繁华的〈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南方文坛》,2006年第2期。 《传媒娱乐化平面化令人担忧》,《中国艺术报》,2006年6月16日。 《囿于自律和他律的中国先锋文学——评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文艺研究》,2006年第12期。 《夜凉如水是一种境界》,《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1期。 《媒介环境与当代文化》,《上海文学》,2007年第2期。 《胡戈的意义》,《读书》,2007年第9期。 《娱乐大于评判?——说“电视评委”》,《读书》,2008年第2期。 《媒介批评与当代文化》,《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去势的儒学与信仰》,《读书》,2008年第11期。 《电子时代的民俗》,《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文学体制与网络写作》,《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图像/图符修辞》,《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 《网络在创造一种崭新的多元文化》(多位作者),《社会科学报》,2010年02月11日。 《作为新现实的互联网》,《文艺争鸣》,2010年第5期。 《新媒介环境改变舆论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8月10日。 《网络舆论生态之解析》,《北京日报》,2010年8月23日。 《大众文化的多重性——基于媒介因、经济因和社会因的视角》,《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0期。 《从“起哄”看网络舆论生态》,《理论学习》,2010年第10期。 《当代艺术与阐释性批评——多媒介语境下艺术评价机制之探析》,《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 《把握网络舆论的新特征》,《宁波日报》,2010年12月16日。 《中国文学史谱系学论要》,《上海文化》,2011年第3期。 《大都市 小空间·序》,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6月。 《媒介文化:拼贴的娱乐盛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6月21日。 《说华西一景》,《读书》,2011年第7期。 《互联网与文化的拉锯战》,《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8期。 《胡适〈白话文学史〉及其本质主义文学观》,《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 《让生活新闻化》,《读书》,2012年第2期。 《媒介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的一种方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09月05日。 《一切新文化都是青年亚文化》,《读书》,2012年第10期。 《都市空间与都市文化》,《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11期。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演变——从系谱论到本质论》,《励耘学刊(文学卷)》,2013年第2期。 《文物与宝物》,《文汇报》,2013年03月25日。 《诺奖的权威性与合法性》,《中国作家》,2013年第4期。 《传播学发展首在夯实学理基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05月13日。 《从蹉跎岁月到青春无悔》,《民主》,2013年第5期。 蒋原伦、杨雪冬等,《在话题的中心,在问题的边上》,《北京日报》,2013年06月17日。 《“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两分阐释模式——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演变案例分析》,《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6期。 《吸引观众的不全是歌声》,《社会科学报》,2013年08月22日。 《游戏:身体的在场》,《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9期。 《“生命在于运动 意义成于互动”——关于新媒介文化及思想路径的对话》,《文艺研究》,2013年第10期。 《“隔”与“不隔”》,《读书》,2014年第4期。 《认识互联网前史——读〈数字乌托邦〉》,《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4期。 《智商、情商、官商》,《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8期。 《僻字的文化意义》,《读书》,2014年第11期。 《后海:空间与文化》,《文化研究》(辑刊),2015年第1期。 《微信的内爆和时间感》,《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5期。 《反映论文学观的形成和文学史写作的框架(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念演变研究》,《东吴学术》,2015年第5期。 《反映论文学观的形成和文学史写作的框架(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念演变研究》,《东吴学术》,2015年第6期。 《巴特·刘勰·文本意识形态》,《读书》,2015年第12期。 《奥尔巴赫与西方叙事传统》,《读书》,2016年第8期。 《纯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第一作者),《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从形象到多元意识镜像——关于吴亮〈朝霞〉的读解》,《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1期。 《知识人的标配——作为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探索与争鸣》 ,2017年第7期。 《虚构的空间》,《读书》,2017年第9期。 《在峡谷中穿行》(散文),《文汇报》,2017年9月5日。 《灵渠》(散文),《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 《形式即经验》,《书城》,2017年第12期。 《从“有图有真相”到“后真相”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笔墨·境界·修辞》,《书城》,2018年第5期。 《格物致知小议》,《文史知识》,2018年第10期。 《都市空间与儿童游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推理小说的都市景观》,《文艺研究》,2019年第8期。 《修辞与新媒介》,《读书》,2019年第8期。 《新媒介语境下的科幻景观与科幻文化》(多位作者),《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8期。 《色彩·形态·空间——读〈理论的位置〉》,《书城》,2020年第1期。 《化解当代都市问题的良方——诗学视野下的建筑文化与空间观》,《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0期。 《满眼都是马头墙》(散文),《人民文学》,2020年第10期。 《灵渠》,《民主》,2020年第11期。 《〈新序〉〈说苑〉及刘向的施政理念》,《文史知识》,2021年第3期。 《〈洛阳伽蓝记〉的空间叙事意义》,《书城》,2021年第6期。 《算法:文化的演进与对欲望的控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手机功能的演变:从主体到异己者》,《东南学术》,2021年第5期。 《无媒介 不科幻》,《民主》,2021年第12期。 《庄子心目中的孔子》,《文史知识》,2023年第2期。 《荀子与孟子》,《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4期。 《韩非说老》,《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5期。 《从文学批评到媒介批评》,《上海文化》,2023年第6期。 《墨子非儒》,《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9期。[9] 参考资料 1.蒋原伦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23-10-31]. 2. 周志强:《媒介生活批评与技术政治反思》,《读书》,2015年03期。[引用日期2023-10-31]. 3. 蒋原伦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23-10-31]. 4. 8366cc银河娱乐 离退休教师.蒋原伦[引用日期2023-10-31]. 5. 8366cc银河娱乐 离退休教师.蒋原伦[引用日期2023-10-31]. 6. 8366cc银河娱乐 离退休教师.蒋原伦[引用日期2023-10-31]. 7. 8366cc银河娱乐 离退休教师.蒋原伦[引用日期2023-10-31]. 8. 8366cc银河娱乐 离退休教师.蒋原伦[引用日期2023-10-31]. 9. 作者:蒋原伦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3-10-31].